中国正在非洲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启动大型项目,生产胰岛素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
中企将在尼日利亚建设胰岛素生产设施;在科特迪瓦,中国制药巨头上海复星医药正按计划建设工厂,该工厂将生产抗疟疾和抗菌药物。
中国药企正在进入非洲以填补当地药品生产空白。
全球卫生机构的数据显示,非洲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18%,却承担着世界疾病负担的四分之一,几乎所有疫苗和70%的基本药物都靠进口。
为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境融资提供咨询的北京律师薛凯(音)表示,中国参与卫生事务的外交框架是由中非合作论坛提供的,该论坛包括“健康丝绸之路”合作会议等。
薛凯指出,持续的势头需要具有商业可行性的项目。例如,如果尼日利亚的胰岛素项目能够盈利,就能带动相关投资。
他还说:“商业上的成功不仅将吸引其他中国公司,还将吸引其他地区的企业,从而在尼日利亚打造一个生物技术中心。”
中国在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表示,北京将通过中非私营部门共同投资,促进非洲药品生产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周太东表示,卫生合作是一种“双赢”伙伴关系,而不是慈善。他补充说,通过专注于在非洲生产,中国企业“愿意进行技术转让,并与当地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
除了胰岛素,尼日利亚也在积极生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尼日利亚药企菲森药业去年与中国公司签署协议,将在当地建造制药厂,以促进非洲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自力更生。(编译/王海昉)3月28日,在位于赞比亚铜带省基特韦市的中赞友谊医院,病人在门诊做基础检查。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