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商务部委托,我所(中心)于2025年6月5日至6月18日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研修班。本次研修班是我所(中心)举办的第178期国际培训项目,共有来自智利、古巴、格林纳达、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突尼斯、乌兹别克斯坦等7个国家的25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专家来华参加研修。
研修班聚焦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这一全球热点话题,采用“理论+实践”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参观考察、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开班仪式上,徐志峰所长对远道而来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而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希望学员能近距离感受中国在绿色发展与低碳转型方面的创新探索和现代化建设成就,通过研修班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互鉴,共同探索适合各国国情的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之路。
研修班邀请了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小水电中心、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河海大学以及我所(中心)专家为研修班学员授课,主题涵盖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应用、水资源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水电开发技术、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多能互补技术等。研修班还安排学员实地考察了杭州西溪湿地、浙江安吉老石坎水电站、赋石水库电站、南科院铁心桥试验研究基地、南瑞集团有限公司等,深入了解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与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理念与应用实践。学员们还精心准备了国家报告,介绍各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挑战与经验,并开展深入交流。此外,研修班学员还赴杭州西湖、南京夫子庙、上海黄浦江等地开展文化体验,进一步丰富了研修班期间的文化生活,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与感受。
结业典礼上,徐志峰所长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潜力区,希望大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尼日利亚联邦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办公室主任埃丝特·奥露婉布艾芙米·奥拉通吉对研修班主办和承办单位表示感谢,并呼吁所有学员将本次所学知识与经验转化为本土实践,携手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能源安全,团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突尼斯国家农村工程、水资源与林业研究院研究员马里姆·苏西表示,本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学员们得以观摩中国的前沿技术与实践案例,并思考气候适应与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实际应用,研修班拓展了学员们的知识与视野,并为大家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此次研修班有效促进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转型方面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深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国际合作、技术共享和文化交流。
来源: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