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暖他乡月 记援外人不一样的中秋节

2025-10-21 09:15:02 点击数:4 收藏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遍布在天涯海角,身处在不同时区,为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即使在阖家团圆的节日,他们依然奋战在援外工作一线,这就是辛勤的援外工作者们。在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扎根在几内亚比绍的第12期农业技术援助项目技术组的专家们,以援外人特有的方式,度过了“节日”的一天,用一腔“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大爱热血温暖了这个中秋佳节。

江城子·中秋寄怀

 

本将提笔赋离愁,

墨未落,意悠悠。

万里云山,何处话温柔?

壮志未随霜鬓老,

一半在,海西头。

月照征衣只影瘦,

浑忘了,又中秋。

热巴河畔,浪涌接天浮。

幸有稻香堪佐酒,

千重浪,解民忧。

2025年10月6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当大多数人还伴着圆月沉浸在梦乡时,我们就已按照先前的计划驱车奔赴百里之外的马寮村示范点工作。村头那棵百年面包树下,早已挤满了翘首期盼的村民,我们下车稍作整理,一场农业技术现场咨询活动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222_副本.png

我们用朴实易懂的语言,辅以图画和实物样本展示,向村民们细心讲解水稻雨季的生产技术要点。我们所培育的水稻新品种所表现出的巨大增产潜力,在村民中引发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在塞德纳大叔的稻田里,高级农艺师谈兵、卢永刚卷起裤角,赤足站在泥水中,先仔细进行水稻生育性状调查,做好田间记载,然后又手把手地向村民们演示水稻直播精量播种技术。听着我们的讲授,塞德纳黝黑脸上绽开的笑容,早已淹没了他沟壑般的皱纹。

 324_副本.jpg

我们挥手告别依依不舍的村民们,回到驻地已是正午12点。按照湖北的风俗习惯,过中秋是中午吃团圆饭、喝团圆酒。留在驻地的同事们早早就备好了一桌菜肴,斟满了当地特有的甘蔗酒,还有中资企业的同事从达喀尔带来的精美月饼,格外惹人乡思。我们拿起筷子刚准备吃饭,雅皮昆达的村民们拖着满满一大卡车的稻子来到驻地加工大米,我们随即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6吨的稻谷碾成大米要耗时大半天,中秋节的时光就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悄然流逝。

夜晚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我们,围坐在小院里,吃着月饼,噙着清茶,欣赏天边那一轮圆月。中秋的月亮清澈澄明,巴法塔的夜晚宁静祥和,秋虫呢喃,晚风轻拂,空气里弥漫着木瓜花和芒果树的清香,附近的村子里,偶尔传来几声狗吠,让人感觉宁静又安详。

月色穿透夜空,照亮的是我们最本真的初心。这些年来,我们扎根在几比巴法塔省的热巴河畔,每一天,我们都在用行动诠释“不改其乐”的深意。从育种示范到技术推广,从机械维修到加工服务,我们用最朴实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的“丝路精神”。

传技不惧路途远,热巴河岸绘丰年。

何辞长作天涯客,只为稻香满人间。

来源:援几内亚比绍第12期农业技术援助项目专家组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