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胡建忠处长发言

2010-09-30 00:00:00 点击数:1016 收藏

尊敬的媒体朋友,各位网员单位朋友:
        大家好!
        我代表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就我们的工作做一个汇报。我们中心作为南南合作网组成单位,多年来坚持的宗旨就是开发一种植物、培育一项产业、修复一片生态、造福一方百姓。
        我们单位1985年成立,1995年在南南合作处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这个中心,开始以国际沙棘中心的名义对外开展工作。
        我重点对北方沙棘的情况做一个介绍。沙棘这种植物是在岩石上种的,一般植物长在土壤上,这是在沙地上种的。我们开展的工作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项目。首先,我们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做了UNDP项目。现在沙棘种植面积有400多万亩了。我们通过经济效益来带动百姓的积极性。我们建的下属企业,是世界最大的沙棘加工基地。其次,中加合作项目。再次,中国援助玻利维亚沙棘种植示范项目,这是中国第一个生态外援项目。另外,我们还做了一个欧盟项目,这个已经完成了。我们建立了网站,做了各种培训,像印度、尼泊尔这些官员来参加。还有佩罗基金资助项目。
第二项活动,学术会议。从85年成立以来我们基本上每年都举行学术会议,国际会议两年举办一次。第二届沙棘大会,06年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在加拿大举办。
        我们做的第三项工作是宣传推广。通过报纸、媒体、宣传车等等。我们参加了各种博览会,去年东盟博览会我们就展示了我们的沙棘产品。
        第四项,网站建设。现在我们以国际沙棘协会名义做了网站,然后自己办杂志,我们还自己出书籍。
我们作为一个网员单位,将继续在南南合作的指导下,从项目、会议、培训、宣传方面开展一些工作,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形成一个和谐社会建设。
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到我们那儿去参观。谢谢大家!
        国际沙棘研究培训中心简介
        1980年以来,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的30多个国家的有关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沙棘交流与合作活动,并于1989年在西安举办了首届国际沙棘会议。1995年在北京召开了第3届国际沙棘会议,会议期间成立了由俄罗斯、德国、印度、芬兰、加拿大、中国等13个国家组成的国际沙棘协调委员会,同时在北京成立了国际沙棘研究培训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Research and Training for Seabuckthorn 作为其执行机构,创办了英文《NEWSLETTER》。从此国际沙棘交流与合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中心的倡导和组织下,又先后于1997、1998、2001、2003年,分别在芬兰、俄罗斯、印度和德国举行了第4-7届国际沙棘会议。一系列国际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推动了国际间沙棘学术交流与科技经济合作,为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妇女就业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5年前后,建立了与俄罗斯、芬兰、加拿大、德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家和机构的联系,奠定了全面国际合作的基础。
        1997-2000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助104万美元实施“中国沙棘开发项目”。
1998年至今,参与中国“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累计建设沙棘资源约3000万亩。
        1998年,全球环境基金(GEF)关注“沙棘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1998-2000年,实施德国政府GTZ援助中国沙棘开发能力建设。
        2000年-2004,承担中国商务部批准实施中国第一个沙棘援外项目-“援助玻利维亚沙棘种植示范工程”
        2003年-至今,实施“中国-芬兰合作开展沙棘营养食品研究开发”。
        2004年-至今,由中国科技部资助实施“中国-罗马尼亚相互交换稀有沙棘种质资源及产品开发”。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