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换石油:“南南合作”新模式

2010-10-08 00:00:00 点击数:838 收藏

        2月19日,中国与巴西达成一项“贷款换石油”协议。据协议,中国将向巴西提供约100亿美元的贷款,巴西同意按市价每日向中国供应10万~16万桶原油。

        4月5日,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在当地电视台讲话中宣布,中国有望与厄瓜多尔签署一项总额为10亿美元的贷款协议,未来厄方将以提供原油供应的形式偿还这笔资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室主任吴洪英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际油价从高位下跌并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厄瓜多尔急切需要从外部注入流动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昨日对CBN记者表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国际市场能源需求不振,石油价格持续低迷,打击了拉美产油国的石油生产能力。拉美部分产油国融资困难、出现外债
偿付危机,其宏观经济雪上加霜。 
        王海运表示,中拉能源合作还应放在拉美国内政治与外交战略的视角下观察。近年来,拉美新涌现了多个“左翼政府”,包括阿根廷、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尼加拉瓜等。这些国家,连同此前就已经转“左”的委内瑞拉,已同美国拉开距离,而与中国的关系变得密切。加强与中国的战略、经济联系,符合这些国家的外交原则。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王鹏博士认为,拉美的这些“左翼政府”在政策上或多或少有民族主义倾向,不少已经实施国有化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公司特别是美国公司纷纷撤出这些国家,造成了这些国家一时缺乏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与人才。因此,这些国家急需投资方面的“替代者”,从而转向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伊朗等国求助。

        加上此前与俄罗斯签订的“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国已在短时间内签订了数个石油交易大单,引起世界瞩目。这些协议的共同特点是:中国以贷款、基金等资本要素,换取产油国
供油合同、联合开发等资源要素。

        “‘贷款换石油’可以说是‘南南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王海运表示,这种模式对我国有若干正面作用。这为保证中国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对摆脱对美国国债的依赖起到一定作用。

        王海运表示,“贷款换石油”为发展中国家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他认为,接下来中国可以在“贷款换石油”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货币互换、双边贸易使用本币结算等途径,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应对危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