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银行发行的《秘鲁处于新时代的门槛》一文显示,秘鲁是过去十年间拉美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平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8%,仅次于巴拿马的4%。这个增长造就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改善人民的福利创造了条件。然而该银行同时指出,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秘鲁在消除贫困和不平等方面仍落后于拉美的其他国家。
据该银行称,最近几年秘鲁大部分贫困指标的下降是产生在城市边缘地区,这些地区本身就具有成为活跃的、有很好的收入的劳动力市场的潜力和很多的就业机会。然而在那些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贫困程度只得到了很小的缓解。“因此,贫困仍然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山区农村,66%的山区居民生活在贫困中,1/3的人处于极端贫困状态。”
另外,世界银行表示,秘鲁仍然存在很大的城乡不平等现象,很高比例的人口处于贫困边缘。尽管最近五年间收入的不平等状态已经下降,但同拉美其他国家相比,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该银行指出,秘鲁贫富差距已经加大。“虽然从国家贫困率下降来看,秘鲁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得以改善,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富裕人口的收入得到了更大的提高。”而在秘鲁的大、中、小城市之间,收入的极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比较引起注意的一个指标是,秘鲁在保障其所有国民享有相同机会方面在拉美处于落后水平,与其处于前列的经济指标正好相反。这就意味着,在贫困环境中出生的秘鲁小孩,很可能一生都生活在贫困中。人类机遇指标显示,在同等享受社会服务机会方面,秘鲁在拉美17国中排名第13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区域差异。例如只有68%的人口可以享受到卫生服务。
为消除这种不平等现象,世界银行为秘鲁提出三大挑战:其一,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这是保持秘鲁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二,维持在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方面较高的公共投资率,并保证有效的公共管理;其三,保障所有人享有相同的机遇,并为其提供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福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