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的数据,乌国内生产总值在20年内按照购买力平均水平增长到原来的3.4倍,从271亿美元增长到923亿美元。乌国家统计委与乌经济部共同出版了统计汇编《乌独立期间(1990-2010)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趋势和指标及2011年至2015年展望》。根据此汇编,乌20年间工业产品总产值增长了2倍,在此期间,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的比例从17%增长到24%,服务业的比重从34%增长到49%,并出现了新的经济领域—汽车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化学工业、制药业、现代食品及纺织工业。同时完成了农业领域的深化改革,以土地租赁形式贯彻了市场关系,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使乌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并使得农产品生产总值增长到原来的1.8倍。20年内,棉花生产得到了稳定保障,农产品结构中棉籽比重降至11%,谷物产量增长了2.7倍,肉类增长了0.9倍。
汇编中指出,独立期间,乌建立了新的金融预算系统,实行新税收政策用来持续减轻纳税负担,扩大了生产经营活动的自由权,以上措施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自2005年形成的无赤字国家预算提高了经营主体的收入和参与投资活动的积极性。多税种税率降至原来的1.5至2倍,用于社会发展领域的拨款占国家预算的比重从31.5%增至59%。
20年间,乌已经建立起商业银行网络,银行资本和存款的增长来自民众信任度的提升。75%的贷款为长期投资贷款,用于生产的更新与现代化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积极的投资政策成为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20年间,乌每年掌握的投资额增长了10.6倍。生产领域投资额所占比重从58.3%增至73.5%。一大批工业企业运营投产——布哈拉石油加工厂、舒尔丹天然气化学综合体、昆格勒碱厂等。外贸额增长了26.1倍,出口额增长了28.5倍,外贸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6%增至56.1%。乌已经从单纯出口原料进口制成品转向出口高附加值制成品。人均收入增长至原来的3.7倍,人民消费支出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肉类、奶类、蔬菜、马铃薯、水果的人均消费需求得到增长,电脑、汽车以及多种形式的服务业需求量也稳步提高。
汇编不仅总结了过去20年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5年做了预测与展望。未来5年内,乌将大力发展工业、基础设施、交通和通讯业。用774亿美元投资额改革银行金融系统,保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原来的1.5倍。经济结构改革将促进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4%增至28%,大力发展能源、油气、化学、纺织、轻工业、有色金属、机器及汽车制造业、制药业、建材及装修材料等领域。除此之外,在未来5年将继续保障社会领域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地区住房建设。
汇编中强调,大规模的持续性经济改革,为实现既定目标调动一切资源,将保证经济改革措施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将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最终将实现乌长期的目标——跻身世界发达民主国家行列。
(首发子站:驻乌兹别克经商参处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