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皮革网讯,坦桑尼亚制革厂协会(TTA)向政府提出复兴的呼吁,旨在增加2011/12财年原皮和皮毛的出口税。协会希望出口税可立即从40%增加至90%,并最终出台出口禁令,以便保护当地产业,遏制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走私行为。
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如乌干达、苏丹、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均已禁止出口此类原材料,藉此向坦桑尼亚提供最为可靠的市场。
在接受访问时,TTA主席Onorato Garavaglia谴责尽管政府时常许诺进行干预,但仍缺乏拯救行业的政治意愿。“我们已经同政府官员会谈几次了,他们每次都有承诺,但毫无任何举措……每次当地制革厂原材料短缺时都会听到此类承诺”他对此表示悲叹。
主席也表示,他很沮丧,尽管上周与各个利益相关者召开了联合会议,且与会者也同意寻找新的解决办法,但是当局重申当前的出口政策仍会继续保持有效。一些媒体曾报道政府将继续颁发原皮和皮毛出口许可,但当地的制革产业却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本国生产的原材料。
根据Onorato主席的说法,该国已计划实施的整体制革行业的投资策略将会产出240万张原皮和1,300万张皮毛,年税收约九千八百万美元(合1,500亿坦桑尼亚先令)。
他表示,与当前50,000张相比,该国制革行业的装机容量为150万张原皮和皮毛,并补充道,该国每年可产出850万张皮毛,但仅有400万张皮毛用于出口。
Onorato先生强调说,行业目前仅雇佣2000人,并表示为获得更多原材料,应该创造就业机会,将雇佣人数增加至15,000人。东非共同体(EAC)合作国家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之间在原皮和皮毛出口方面存在意见分歧。
乌干达政府强制推行新的原皮和皮毛的出口关税,尽管最初上述三国曾确定共同政策和40%(等同于每公斤0.40美元,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的平等出口税。
乌干达对原皮和皮毛征收80%的新税。而坦桑尼亚并未变更目前正在实施中的关税税制;目前肯尼亚的政策尚不明确。根据The Sauer Report(行业内独立、领先的全球报告)所述,在东非共同体各成员国内将会出现非法贸易。若未能采取任何措施遏制非法交易和不负责任的出口,则有关皮革、皮毛和皮毛制品的报道已描绘出坦桑尼亚皮革行业暗淡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