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互利共赢的中非关系稳健发展

2010-12-23 00:00:00 点击数:747 收藏

作者:秘小胜 来源:国际在线


        谈到2010年的中非关系,不得不提到上海世博会。作为一个世界级的盛会,上海世博为中非之间不管是官方互动还是民间交流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非洲国家的大规模参展使得中国民众可以不出国门就可以亲身感受非洲大陆的魅力,大大拉近了中非人民之间的距离。

        据中国前驻喀麦隆大使、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副总代表王四法介绍,上海世博会共有50个非洲国家及1个地区组织参展,其中42个国家在非洲联合馆。联合馆内,每个参展国有250平方米,几乎是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5倍。世博会期间,非洲馆的总参观人数超过了2100万。

        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具有鲜明的非洲元素和特征。每逢非洲国家馆日,还会有丰富多彩的非洲歌舞节目上演,让人充分领略非洲大陆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和多元的文化。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对中国民众对非洲展馆表现出来的热情记忆犹新。“参观非洲馆的中国人超过了2000万。这说明非洲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证明了非洲展馆的质量很高,同时也证明了遥远的非洲大陆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

        此外,世博期间,众多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部长级官员参加了世博会的开幕式、闭幕式或国家馆日。世博会让中非友谊更加亲密,也使中非合作更加深入。王四法大使说:“在这次世博会上,中非之间的元首外交和民间外交都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共有41位外长级以上贵宾参加世博会有关活动,其中,国家元首16位,政府首脑5位,而参观者高达2100万。世博会极大地增强了中非领导人之间的互信,极大提升了中国民众对非洲的亲近感。有学者指出,政治与民间情感纽带是维系中非关系的重要基础,而文化上的交流学习、经济上的合作共赢,才能使中非关系历久弥新。这为中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持基础。”

        王四法大使表示,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但由于地理距离遥远,能够亲身前往非洲的中国人和来到中国的非洲人都还不多,中非普通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非常欠缺,正因为如此,世博会对增进中非民间了解的作用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在上海学习的多哥留学生阿斯德诺对此深有感触。他用自己在世博园的参观经历,说明双方普通民众相互了解的欠缺和世博会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我在世博园的时候,很多中国人围着我,同我合影,问我从哪里来,在中国做什么……他们大多来自上海以外的地区。我觉得世博会让那些对外国了解不多的中国人在这里接触到了欧洲人、非洲人,他们对欧洲、对非洲的了解更清晰了。在非洲馆里,我听到一些中国人说,‘啊,这个、还有这个、这些国家都是非洲的。我过去还真不知道。’过去,对一些人来说,非洲就是一个大陆,里面有哪些国家他们并不知道。”

        在谈到自己对世博会非洲联合馆的印象时,来自北京的李丹女士说:“(过去)很多人没去过非洲,一谈到非洲,就想到撒哈拉沙漠、天气炎热还有黑人……看了非洲馆以后,我才知道非洲还有穆斯林文化。除了阿拉伯语以外,那里还有国家讲英语、法语等等。另外非洲联合馆每天都有很多非洲歌舞表演节目,挺好看的。”

        除了世博会之外,2010年,中非交流之间的重大事件还有很多。比如今年3月,“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5月,“2010非洲文化聚焦”活动开幕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并赴甘肃、青海、深圳等地举办此项活动;10月,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中非合作论坛10周年招待会并致词;11月,中非合作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另外,中非高层互访也很频繁,中国方面,杨洁篪外长、戴秉国委员、政协主席贾庆林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等先后出访非洲。非洲方面,肯尼亚总统齐贝吉、南非总统祖马、加纳总统米尔斯等多国元首或政要对中国进行了访问。

        2010年,中非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也在持续强化。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9年非洲外来投资减少,出口环境恶化。为此,中国应非洲国家的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中非贸易和投资合作,扩大对非援助,共同应对时艰。中非贸易额在历经2009年前十个月的负增长后,于去年11月开始恢复增长,并在今年保持良好势头,有望达到或突破2008年1068亿美元的水平。

        非洲领导人高度赞扬中非经济往来对非洲发展的重要性,并对西方渲染的“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说法进行了驳斥。南非总统祖马说,“中国几百年前就开始了同非洲大陆的贸易往来,但却从未在非洲殖民。中非贸易和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对非洲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将对非洲未来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非盟主席让·平指出,殖民需要的是大炮和意识形态。当年西方殖民者就是用大炮打开了非洲的大门,并在非洲传播西方的宗教和文化。中国在非洲没有舰队,没有军队,也不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所谓的“中国实行新殖民主义”,根本就无从谈起。让·平主席说,非洲的发展需要中国的投资。“非洲要发展,投资是关键。然而自全球化确立以来,非洲吸引的投资却非常少。不算上南非,整个非洲吸引的外资还不如新加坡多。相反,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却呈上升趋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却越来越多。对此我们非常高兴,因为在经济危机中,投资显得更加重要。中国投资对非洲保持了最好的微笑,非洲对此非常高兴。所有的国家都需要投资,而非洲更需要,因为我们需要发展。所有的非洲国家都希望能得到中国的投资。”

        在2010年中非双边关系稳健发展的背景下,国际问题学者许铁兵注意到,中国和非洲国家在一些国际多边问题上的沟通也明显多了起来。“在一些比较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中国加强了同非洲方面的协商。在一些重大的气候问题或者全球治理问题会议召开前,中国都加强了同南非、埃及、尼日利亚等国家的磋商。作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非双方在这方面加强协商,协调彼此立场,在国际上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双方在2010年做的比较多。”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