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驰骋“新丝路” 中欧班列跑出亮眼“成绩单”

2023-11-16 17:36:00 点击数:451 收藏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也为新疆加快核心区建设,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提供了新机遇。做为中欧班列两大西通道的霍尔果斯口岸和阿拉山口口岸,十年来,取得了哪些突破发展?

1700544489233904.jpeg

霍尔果斯口岸和阿拉山口口岸是中欧班列的两大西线通道。十年间,霍尔果斯口岸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由最初的日均1.3列增加到现在日均20列,阿拉山口口岸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由最初的月均3.5列增加到现在日均17列。截至今年10月底,双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的数量累计达到6.7万列,占全国的五成以上。

1700544517733832.jpeg

十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日趋紧密,新疆货物的年发送量持续增加,从2012年的6932.7万吨增加至2022年的2.06亿吨,增幅达197.1%。

1700544545491768.jpeg

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推进的十年,也是中欧班列快速发展的十年。到底有多快呢?下面这组数据告诉你答案。

1700544574973096.jpeg

阿拉山口从第一列开行的中欧班列到突破5000列用了近7年的时间,从5000列到突破10000列用了15个月的时间,从10000列到突破20000列用了22个月的时间,从20000列到突破30000列用了20个月的时间。

而在霍尔果斯,2018年到2022年的5年间,中欧班列的通行数量也跑出了“加速度”,以每年800列以上的数量增加,年均增幅达到65.2%。

中欧班列载些什么呢?

1700544605289093.jpeg

与最初出口电脑配件、进口汽车配件等单一货物相比。现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种“中国制造”,像日用品、机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等都会汇集到这儿,走出国门,走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回程的时候带回粮食、棉纱、铝锭、饲料等货物,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像这些来自欧洲的化妆品和中亚的红酒、巧克力等等都是大家喜爱的商品。

十年来,中欧班列的通关效率也在不断提升。通关时间从最初的27小时缩短到现在的10.9小时,像这样的窗口以前需要3个人1个多小时办完的事,现在只需要1个人不到10分钟就能办完。

1700544635975311.jpeg

千年以前,络绎不绝的驼队撑起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千年之后,中欧班列再次奏响了贸易新时代的“钢铁驼铃”。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经阿拉山口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线路达112条,覆盖国内24个省(区、市),对外通达21个国家,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线路达到80条,辐射18个国家、45个城市和地区。中欧班列西出天山、通江达海的壮阔旅程越走越宽阔,已经成为中国联接世界的商贸之旅、“友谊之路”。(新华社记者孙楠

来源:央视网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