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中国与国际发展2023

2024-01-08 10:38:00 点击数:668 收藏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023年对于中国与国际发展而言都是意义重大的一年。

这一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程过半,但进展堪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疫后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气候危机加剧、技术发展规则失范等全球性挑战叠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正在严重威胁人类的共同繁荣,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急剧增加。面对大变局、大挑战、大调整,发展问题正在重回国际议题的核心,国际发展合作的作用愈发突显。2023年,全球发展合作规模连创历史新高,但发展融资鸿沟难以弥合,“全球南方”成为热点议题并被赋予大国博弈色彩。9月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政治宣言,重申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承诺与支持。

这一年,中国走过新时代十年的非凡历程,迎来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确义利观、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10周年,以及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也是全球发展倡议全面落实年。7月10日,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15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共商全球发展大计。10月17—18日,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了包括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在内的30余项发展合作成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全球南方”一员,中国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更加丰富。经过新时代十年的改革与创新,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步伐加快,法治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渠道方式日趋多元,信息发布机制持续健全,正在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新征程。

关注受援地区,亚洲、非洲、南太平洋岛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均面临发展挑战,融资需求急剧上升。亚洲强劲的经济韧性中蕴含安全风险,各援助方在亚洲的博弈日趋激烈;针对内外交困的非洲,发达国家出于地缘政治考虑,纷纷加大对非合作力度;在“印太战略”影响下,曾长期处于发展合作边缘的南太平洋岛国开始获得更多援助青睐;拉美及加勒比地区获得的国际援助关注相对较少,主要域内大国兼具援助国和受援国的双重属性,三方合作活跃。

审视援助各方,美国援助“回归”中心地位,在“新华盛顿共识”下呈现出内顾性和“利己主义”动机;德国的发展合作政策延续性强,致力于在气候变化等发展议题发挥引领作用,强调女性主义的发展政策;英国的国际发展合作体制和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虽然削减援助资金,但期待“重回”发展合作领导者地位;日本依据国家安保战略修订《发展合作大纲》,创立“官方安全援助”机制,援助呈现安全化战略转向;法国出台发展援助新法案,持续加大援助投入,表现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大国雄心”;欧盟更加注重整合发展资金和工具箱,“全球门户”计划、“全球欧洲”融资框架持续落地,加速构建欧盟国家发展合作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新兴援助国在援助理念、体制机制、合作模式方面均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援助国的新特色,凭借平等互利、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干涉别国内政等援助原则及多元化、创新性的援助模式,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国际发展合作格局深度调整。

回望发展领域,减贫因气候危机、地缘冲突等问题突出亟需大量援助,粮食安全形势已连续四年恶化,全球卫生因新冠疫情的冲击虽然资金投入攀升但缺口依然巨大,发展筹资呈现多样化、规范化特点的同时面临借贷困境、协调矛盾和效率赤字三大矛盾,气候合作和绿色发展在国际共识下取得可喜进展,数字发展合作已成为抢占全球治理变革先机的重点新兴领域,互联互通成为国际发展资金的投入热点但博弈加剧,工业化发展则尚未获得国际援助的足够关注。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在减贫、粮食安全、卫生健康、气候变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和工业化等八大重点领域加大援助资源投入力度,以务实举措积极贡献可持续发展。

聚焦年度热点,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在120多个共建国家开展2000多个援外项目,建立80多个经贸合作区,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培训各领域人才十万余人,使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形成了中国特色国际发展合作新范式;针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债务处理僵局,“债转发展”作为债务处理创新模式之一得到广泛关注,2023年10月中国与埃及签署“债转发展”谅解备忘录,首次开展此类合作;儿童承载着阻断代际贫困、积累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期望,尽管针对这一脆弱群体的国际合作有所提升,但加强国际儿童发展合作依然任重道远;国际人道主义需求不断上升的当下,中国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人道主义援助理念,开展包括自然灾害紧急救援、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响应、粮食援助、缓解移民和难民危机、防灾减灾、灾后重建在内的全覆盖、全链条的人道主义援助,彰显大国责任担当;2023年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期评估年,中国特色的援外评估体系对接可持续发展议程,建立了与援外管理体制相协调的评估制度,修订相关管理规定,编制援外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日渐形成了“日常评估—专项评估—五年综合评估”的多层次评估体系。图片

习近平主席指出,“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各国人民热切期盼通过发展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聚沙成塔、汇滴成海,全球发展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同行。新征程上,中国将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继续向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验,不断创新适用于他国国情的发展合作方案,促进国家间的协调与合作,妥善应对全球发展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各国繁荣与发展、加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来源:中国与国际发展微信公众号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