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学校供餐计划及社会保障司司长卡门·布巴诺(Carmen Burbano)在访问中国期间接受了《中国日报》的专访,讲述了全球学校营养餐状况,以及中国为确保儿童营养状况所付出的努力。
卡门·布巴诺接受《中国日报》专访。照片 © WFP/Zhang Yiwen
布巴诺提到,中国在南南合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新冠疫情后的经济挑战、气候变化和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更可持续的学校供餐计划。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良好的营养指导方针,在食品营养强化等领域进行了创新来解决贫血问题,并为学校供餐搭建了有效的监测框架。”布巴诺说:“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成效令人振奋,也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2009年,布巴诺的首次中国之行恰逢由她参与编写的《重新思考学校供餐》一书出版,这本书也是中国开展营养改善项目的参考文件之一。此后,布巴诺也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
自2018年以来,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与在中国湖南、甘肃、四川、广西的欠发达农村地区开展了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重点关注当地留守儿童和低收入家庭。
四川旺苍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受益儿童。照片© WFP/Jiang Han
布巴诺表示,中国政府近年来为确保儿童营养状况所付出的努力意义重大。2022年,中国加入了全球学校营养餐联盟(School Meals Coalition),该联盟致力于恢复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学校营养餐项目。现在,中国正在与其他国家政府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恢复学校供餐。
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2022年全球学校供餐状况》报告,卢旺达政府已经履行了2021年宣布的普及学校供餐的承诺。2022年,该国学校营养餐的受益儿童人数已由2020年的40万名增至近400万。在贝宁,总统帕特里斯·塔隆(Patrice Talon)宣布,该国将投入2.7亿美元的国家预算,用以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学校供餐计划。
布巴诺说:“随着国际社会对学校营养餐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帮助低收入国家建立更可持续的学校供餐计划势在必行。”
在卢旺达,自2015年以来,小学毕业率稳步上升。照片© WFP/Aristide Gatera
《2022年全球学校供餐状况》报告显示,低收入国家的学校供餐状况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在高收入国家,61%的儿童可以获得学校营养餐,而在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仅为18%。虽然学校供餐计划总体上有所恢复,但低收入国家的学校供餐覆盖率仍比疫情前低4%。2020年至2022年,开展供餐项目的学校收到的国际援助从2.67亿美元降至2.14亿美元。
布巴诺在厄瓜多尔基多市长大,贫困和社会不平等问题于她并不陌生。“对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吃的这顿饭可能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甚至有时候这顿学校营养餐就足以成为父母送孩子(尤其是女孩)上学的理由。”
作为一名厨师,布巴诺的母亲意识到营养食品和教育是儿童美好未来的基础。母亲的教诲塑造了布巴诺的人生。“长大成人后,我更深知教育和营养对于孩子们实现梦想的重要性。”
布巴诺强调:“这不仅是对儿童和家庭的投资,也是对农村和城市社区经济的投资。在脆弱国家,学校供餐计划为促进和平及提高公信力提供助力。”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每向学校供餐计划投资一美元,就能在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获得九美元的经济效益。在开展学校供餐计划的地区,入学率上升了9%,女童贫血率下降了20%。
谈及对未来的期望,布巴诺说:“我希望看到将小农与学校和儿童衔接起来的可持续的粮食体系,所有学校都可以使用清洁能源做饭,妇女可以从中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在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世界粮食计划署开展的营养改善项目助力推动乡村振兴,惠及当地农民,并建立了农业供应链。
在探访中国西部的学校时,布巴诺曾与孩子们一同分享项目提供的学校营养餐。她感叹道:“和孩子们一同享用学校膳食是很棒的经历。我吃到了强化大米、蔬菜、鸡蛋和各种汤,这些饭菜既美味又营养。我非常高兴能看到我坚信的、影响了我一生的理念,在中国得到了真正的实践。”
来源:世界粮食计划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