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8月8日,中国农业大学的“小技术大丰收、小豆子大营养”项目受邀参加坦桑尼亚国际农博会。现场中英文的红色标语以及玉米脱粒、大豆脱粒、豆浆制作等成了农博会的亮点。来自坦桑尼亚各地的农业官员、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员以及农民代表纷纷在“小豆子大营养”展位前好奇地驻足观摩和询问。其中有一位观摩者是坦桑尼亚前总理平达先生。他饶有兴趣地操作了大豆简易脱粒板,并观摩了中国传统的石磨豆浆制作过程。他边品尝现场磨出的豆浆边表示,这样的中国小技术能够解决坦桑尼亚的大问题。
8月8日,平达先生来到展位,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省长Adam Malima先生向他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与莫罗哥罗省合作的“小技术大营养”“小豆子”项目的进展及相关成果。莫罗戈罗省副行政长官、合作项目坦桑尼亚执行团队负责人Rozalia G. Rwegasira 女士展示了来自中国的手动玉米脱粒器、简易大豆打粒板,以及家庭手摇式豆浆石磨。平达先生还饶有兴趣的亲自操作了现场展示的简易大豆打粒板,并和Malima先生一起品尝了村民刚刚用家庭手摇式豆浆石磨磨制的豆浆。
平达先生表示,中国农业大学团队与坦桑尼亚政府协同合作,在莫罗戈罗省推广的大豆玉米间作、豆制品制作等技术既切合坦桑尼亚的实际需要,又符合当地的发展条件,这样的小技术或可解决坦桑尼亚农业发展的大问题。
坦桑尼亚在每年的农民节(Nane Nane Day)期间都会举办农业博览会,并在全国不同地区设立分展区,意在为农民及其他相关团体提供展示新的农业技术创新、服务、产品和实践的平台。从8月1日开始,项目所在四个村庄的村民和农业推广官员就在展位展示她们从中国团队那里学习到的手动玉米脱粒方法,以及如何用石磨制作豆浆。村民们还带上了在家里制作的面包等食物,配合豆浆一起售卖。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博士生团队也在农博会首日加入了展位,协助向参展者介绍项目和示范技术过程。
就在几天前,7月29日,莫罗戈罗省狮子村刚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微缩版乡村“农博会”。摩洛哥罗省、县、乡官员代表,中国农业大学项目团队师生、项目村村民代表齐聚村委会小广场,观摩玉米大豆脱粒及手摇式石磨制作豆浆现场会。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小云教授带领师生团队自2011年开始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开展玉米密植这样一项“小技术 大丰收”的示范,后推广至10个村庄。团队又在2021年继续向坦桑尼亚当地引入大豆玉米间套作技术,以及豆浆制作、豆制品加工等技术,将项目升级为“小豆子 大营养”示范,在4个村庄推广,旨在示范实现农业技术、营养健康、减贫等综合性目标的中国“小而美”技术方案。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