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由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城乡电力(农电)分会联合主办的“绿色小水电产业发展交流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同时也是第四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暨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的一场专题交流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樊启详出席会议。国际小水电联合会总干事、国际小水电中心主任徐锦才,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朱留沙出席会议并致辞。
徐锦才指出,小水电作为国际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山区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优化能源结构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进入新时代,小水电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行业转型投入不足等挑战,同时也迎来农村能源革命、生态价值转化等战略机遇,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关键期。近年来,全国小水电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且政策层面也为小水电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依托国际小水电联合会平台,我国积极向世界各国推广小水电绿色转型实践经验,为全球小水电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徐锦才强调,站在新起点,小水电行业应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要以创新驱动发展,聚焦前沿领域加大研发,培育新质生产力;要以生态赋能产业,探索“两山转化”有效路径,助力乡村振兴;要以机制凝聚合力,通过“绿色小水电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共筑合作平台;要以开放拓展格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分享中国小水电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模式。
国际小水电联合会总干事、国际小水电中心主任徐锦才致辞
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朱留沙致辞
本次会议设置了主题报告和经典案例分享两个环节,9名行业资深专家进行了交流发言,解读行业相关政策,探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享介绍先进经验案例。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樊启祥、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原处长卢勇、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副主任周婷昀等3位专家分别围绕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智能管理、小水电适配电力市场化改革、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议题作专题报告,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推动小水电绿色发展和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樊启祥作主题报告,题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智能管理理论及实践”
在经典案例分享环节,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时永坤、国网萧山供电公司杭州涌潮综合能源研究院项目研究员肖媛媛、景宁畲族自治县电力工业局高级工程师刘斌、国际小水电中心项目官员苗起森、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伟、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四级职员田海平等6位专家分别围绕小水电融资租赁、新型电力系统实践探索、绿电泛微网、供水管网余压发电、交流励磁可变速抽水蓄能技术、抽水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等议题进行分享交流,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分享了推动小水电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技术,为小水电更好地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此次经验交流会以“小水电产业发展向新逐绿 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围绕小水电发展新模式、新技术,宣传分享成功经验与做法,积极探索并丰富新时代小水电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加快推进小水电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力量。来自国际小水电联合会基地、会员单位,国际小水电联合会“绿色小水电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协会的代表参会。第四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暨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大型能源央企联合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能源向新逐绿,乡村全面振兴”。大会立足于全面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以发展能源电力新质生产力为引领,聚焦清洁能源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交流研讨了能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案例和模式,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业对接、项目推介、招商洽谈等活动。
来源:国际小水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