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家大坝安全科普宣讲大赛在南京举办。本次活动由水利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和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大赛主题为“更好的大坝、更好的生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戴济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东盟使团科技参赞杨志军、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虹、泰国总理秘书处政策战略统筹司长阿卡尼在开幕式上致辞。
共收到70余份参赛申请,经过初步评审,来自阿尔及利亚、孟加拉国、博茨瓦纳、古巴、东帝汶、埃及、加纳、印度尼西亚、老挝、墨西哥、摩洛哥、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乌干达和中国等17个国家的40位选手参加比赛。
参赛选手围绕大坝安全、生态保护、智能技术应用、气候变化应对等核心主题,通过普及大坝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积极响应《世界(成都)宣言》,宣传交流了安全大坝、生态大坝、智能大坝的理念、技术与实践,为促进区域合作、建设更为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中国、加纳、尼泊尔、埃及的4位选手荣获一等奖,来自中国、孟加拉国、缅甸、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5位选手荣获二等奖,来自阿尔及利亚、乌干达、泰国、老挝、摩洛哥等国家的7位选手荣获三等奖。
大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与会专家和选手表示,本届大赛是一次成功的国际交流与能力建设活动,为各国青年水利人才提供了高水平对话平台,有效促进了“一带一路”水资源安全领域的知识共享与技术协作。评审专家鼓励选手们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践动力,共同应对全球水安全挑战。
大赛结束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国际大坝委员会大坝运行、维护和修复专委会委员李曙光和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副处长李宏恩分别作了题为《面向未来的大坝工程应具备“P-I-E-R-C-E-S”七大特征》《气候变化影响下水库大坝安全及韧性提升》的专题讲座。
“一带一路”国家大坝安全科普宣讲大赛,是“一带一路”倡议成果丰硕、一路生花的十二年的缩影之一,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举措。首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大坝安全科普宣讲大赛分别于2021年和2023年在南京举办。
来源: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