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埃塞俄比亚强势领跑、咖啡原产地优势稳固
2025年1-8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咖啡金额合计3.95亿美元。埃塞俄比亚以3.32亿美元的进口额遥遥领先,占中国自非咖啡进口总额的84.1%,远超2024年全年的1.02亿美元,呈现爆发式增长。
乌干达位列第二,进口额为4346.81万美元,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卢旺达分别以884.91万美元、561.90万美元和416.78万美元跟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布隆迪虽有进口记录,但金额极小,仅为400美元,反映其在中国市场尚处试探阶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非供应链研究院制图
二、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分层明显、沿海省份为主要消费力量
从进口省份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江苏、天津、福建五省份进口额均超过3000万美元,合计占全国自非咖啡进口总额的78%以上,显示出沿海地区及一线城市是非洲咖啡消费的主力市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高,消费者对咖啡品质和产地来源认知较强,推动了对非洲精品咖啡的需求。
其中重庆市以1911.47万美元位列第六,单价仅为2.40美元/斤,价格较低,可能与其作为西南地区物流枢纽、承接大宗咖啡原料转口贸易有关。相反,湖北省进口单价达5.22美元/斤,显示其可能更侧重精品豆采购。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非供应链研究院制图
三、非洲咖啡对华出口结构仍以原料为主、精深加工待提升
从进口品类来看,未焙炒未浸除咖啡碱的咖啡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99%,表明中国目前仍以进口咖啡原料豆为主。但与此同时,精深加工咖啡产品开始显现增长势头,如海南省进口的"已焙炒已浸除咖啡碱的咖啡"单价高达48.50美元/斤,是普通咖啡生豆的十余倍。
四、近四年埃塞俄比亚波动增长、新兴国家逐步起步
从近四年数据看,埃塞俄比亚对华咖啡出口在2023年略有回落后,2025年实现大幅反弹,显示其在中国市场的认可度持续巩固。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出口额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坦桑尼亚在2024年突破千万美元级别,尽管2025年1-8月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中高水平,说明中国市场对非洲多国咖啡的接受度正在拓宽。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中非供应链研究院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