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孟加拉国农业大学代理校长、农学院院长穆吉巴尔·拉曼(Mujibar Rahman)教授和农学系农业系统与气候韧性农业中心主任阿卜杜尔·卡德尔(Abdul Kader)教授在受邀参加2025WAFI大会和中国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活动期间,为我校师生作题为“孟加拉国农业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人文与发展学院徐秀丽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词。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李小云对两位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从国际农业合作角度来看,中孟两校合作既能丰富区域国别学研究实践,也能助力孟加拉国农业农村发展,未来可通过人才互访、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化合作、互利共赢。

讲座中,拉曼教授从孟加拉国情、教育体系框架、农业高等教育核心构成及发展现状对孟加拉农业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介绍。他指出,孟加拉农业高等教育正面临城乡院校质量差距大、入学竞争激烈、基础设施有限等挑战,应通过执行一系列国家教育政策来推动发展。卡德尔教授则重点介绍了孟加拉国农业大学的发展历程与核心贡献,他强调,农业部门对孟加拉国的粮食安全以及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孟加拉国农业以小农户经营为主要形式,生产分散且农业系统具有气候脆弱性,因此,运用技术改善小农户生计、提升农业系统生产力,是推动其农业发展的关键。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听众与两位教授积极互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针对“大学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与当地农民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之间是否存在差距,以及阻碍知识转化的主要因素”的问题,卡尔德教授指出目前本国农业高等教育开发出的新技术因农民对技术认知程度低、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和资金短缺的原因难以得到转化和应用,大学教育与农民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之间存在差距。针对“如何缩小先进农业技术与农民认知之间的差距”,卡德尔教授认为需要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政府提供补贴的方式,降低农民获取技术的成本从而推动技术转化应用。
此前12日上午,卡德尔教授在WAFI分论坛“构建耕地韧性治理体系研讨会”,以“加强孟加拉国土地治理韧性:协调农业生产、城市扩张与气候脆弱性”为题作主旨发言。他指出,孟加拉国农业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要形式,叠加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城市无序扩张与耕地后备资源减少的三重压力,农业系统面临显著脆弱性。他认为政府开展土地治理需突破“单一生产导向”,建立“农业生产力提升 — 城市扩张管控 — 气候风险应对”的协同机制,通过推动土地信息系统现代化、推广气候智能型土地管理实践、建设富有韧性的城市等技术手段,平衡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14日上午,拉曼教授受邀参加WAFI分论坛“可控农业论坛”,并在“AI重塑农业教育、技术与人才融合新模式”圆桌论坛环节发言;15日下午,拉曼教授还参加了 2025 世界涉农高校校长论坛,在圆桌论坛2中与中外高校代表共商全球农业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他指出孟加拉农业高等教育在本国开发农作物改良育种、开发可持续农业技术、促进粮食系统发展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孟加拉国农业大学应当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的院校合作,学习中国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促进孟加拉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此外,两位专家还曾走进大北农集团,参与国际校企合作交流会,实地考察中国农业高科技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出席中国农业大学建校 120 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实地感受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与深厚底蕴。
两位孟加拉学者此行推动了孟加拉国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MOU),计划在教师学术交流、学生学习互访、合办学术研讨、科研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根据约定,双方将优先推进师生互访与人才联合培养,助力两国农业技术创新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为南方国家间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树立典范。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