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非食品南南合作国际会议主席台
2012中非食品南南合作国际会议会场
中非南南合作国际乳品技术培训班
2012年5月16日,由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中心主办,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塞内加尔国家食品科技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和南南(北京)生物技术中心共同承办的“2012中非食品南南合作国际会议”在中国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本此中非食品南南合作国际会议的主题是“加强食品产业交流 促进中非南南合作”。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潘蓓蕾女士、坦桑尼亚驻华大使菲利普?桑卡?马莫先生、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级顾问梁丹女士、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助理、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中心主任赵永利先生、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农学院院长Alexander K. Kahi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中国致公党中央联络部副部长王强先生、南南(北京)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田宗相先生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出席会议的还有原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黄圣明先生、北京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周以秋女士、北京食品学会秘书长徐峰先生、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参赞马格彼罗·穆罗比先生、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秘书长陈学明先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南庆贤教授、原中国驻非洲国家经商处参赞房志民先生、肯尼亚埃格顿大学乳品和食品科学技术系主任Dr.Abdul Faraj博士、中非基金投资总监王勇先生、中非民间商会秘书长王晓勇博士、坦桑尼亚中非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凤兰女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南南工业合作中心副主任郭力先生、南南(北京)生物技术中心副主任赵红军先生,以及来自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培训中心、《管理科学》杂志社、北京市豆制品协会、北京酿酒协会、北京市冷饮食品协会、瑞典奶业培训中心、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企业的代表、总计100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会议开幕式由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南南合作处副处长张玮主持。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助理、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中心国家协调主任赵永利先生首先做主旨发言。
赵永利在发言中说,中国作为农产品第五大出口国和第四大进口国,又是发展中的大国,一直倡导南南合作,而食品行业的合作在南南合作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南南合作的对象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口众多,对食品的需求量巨大,为应对全球食品安全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加强食品行业的政策法规制定,信息共享,生产加工等各环节的交流合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督体制,并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意识,通过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食品质量,真正造福于人民。
赵永利在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将就全球和中国南南合作的现状、中非国家食品行业发展概况、中国食品行业概况,以及国际合作与投资等诸多议题展开交流,并探讨在联合国南南合作框架下,中非食品行业合作和发展的模式。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级顾问梁丹女士在发言中介绍了联合国工发组织概况以及执行中国食品安全检测培训项目情况。她认为中国作为发展非常快的发展中国家,在食品加工领域也积累了非常多的技术和经验,相信通过中国与非洲国家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和提高中非之间南南合作的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盈。
坦桑尼亚驻华大使菲利普·桑卡·马莫先生在发言中介绍了坦桑尼亚国家概况、以及投资环境等,鼓励中国企业到坦桑尼亚投资。他说,中国与坦桑尼亚在农业领域中的合作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现在这种合作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合作水平。现在还有很多的合作活动有待开展,坦桑尼亚现在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已经吸引了很多的海外投资者到坦桑尼亚开展大型的投资项目,希望今年在坦桑尼亚的海外投资能够达到80亿。
菲利普·桑卡·马莫大使最后说坦桑尼亚与中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双边友谊,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之内,中坦间的合作是互利双赢的,坦桑尼亚非常希望能够在食品、农业领域与中国加强合作,通过合作,不仅能够给坦桑尼亚带来巨大的收益,另外一方面,也能够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收益。
开幕式最后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潘蓓蕾女士发言,她首先介绍了中国食品工业的情况。
潘蓓蕾女士说,中国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当中地位日显重要。近十年来,中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基本上占到国家GDP的十分之一,尤其近几年最能体现出我们食品工业是一个永不衰落的工业,而且还是方兴未艾。在2011年,食品工业的总产值增长了31.6%,达7.8万亿人民币。最后潘蓓蕾女士期望中非食品南南合作双方能够真诚合作,共同发展、合作成功。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代表在中国科技会堂前集体合影留念。
在接下来的发言中,与会代表紧紧围绕全球和中国南南合作现状与展望、非洲国家食品行业发展概况、中国食品行业概况及国际合作与投资、中非食品企业南南合作模式、南南合作机遇及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议题展开讨论。原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黄圣明先生作了题为《快速发展的中国食品工业》的发言、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农学院院长Dr.Alexander K. Kahi教授作了题为《肯尼亚乳业价值链》的发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作了题为《对中国食品安全政策的解读》的发言、肯尼亚埃格顿大学乳品和食品科学技术系主任Dr.Abdul Faraj博士作了题为《肯尼亚乳品技术培训》的发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南庆贤教授作了题为《肉类的安全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发言、中国驻非洲国家前经济商务参赞房志民先生作了题为《非洲情况及投资合作的机遇》的发言、中非基金投资总监王勇先生作了题为《中非基金: 支持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发言、中非民间商会秘书长王晓勇博士作了题为《发挥民间商会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促进作用》的发言、坦桑尼亚中非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凤兰女士做了题为《加速发展中坦经济技术合作》的发言。共同探讨了在联合国南南合作框架下中非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合作机会和发展模式等,促进中非食品工业技术提高和经济发展。
“2012中非食品南南合作国际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家一直主张在联合国南南合作框架内,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加强中非食品行业的投资、贸易、技术、设备需求、信息共享等内容的交流,探寻更多合作机会,从而全面推进中非食品行业合作。并强调在食品技术培训方面加强合作,分享南南合作经验和成果,促进技术转移,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而努力。
在本次会议上,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初步与北京中轻机乳品设备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北京中轻机乳品设备有限公司将对埃格顿大学乳品加工厂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将埃格顿大学乳品加工厂建成在非洲的一个展示平台,成为中国乳制品设备出口到非洲的推广窗口,促进中非经济合作。
本次中非食品南南合作国际会议获得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南南工业合作中心、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非民间商会、坦桑尼亚中非商会、中国南南合作网、北京食品协会、北京食品学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为了提高中国及非洲乳品行业的技术水平,推动中非乳制品行业发展,建立中非乳品经济技术交流南南合作平台,在“2012中非食品南南合作国际会议”结束后的5月17-18日,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中心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了“中非南南合作国际乳品技术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塞内加尔国家食品科技研究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国内外乳品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为国内乳品技术人员、行业组织及研究机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具体内容包括:现代乳制品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功能性乳制品生产和发展现状、生物技术降低乳蛋白致敏性、乳蛋白特性与应用、乳糖酶与乳制品生产、乳蛋白生物活性肽及加工技术等。
来自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超凡乳品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乳旺食品有限公司、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农学院、北京易典印品研究所乳品中心等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及企业的45位乳品技术人员接受了此次培训。
5月18日,全体学员前往位于北京大兴区瀛海工业园的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了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乳制品加工工艺和管理流程,目睹了现代化乳制品生产线。
此次培训的顺利执行,使学员们对最新乳制品技术、科研成果和国际乳品发展趋势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收益非浅,进一步加强了中非之间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