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发组织深化合作促进中等收入国家绿色转型

2025-05-08 11:04:00 点击数:7 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508094625.jpg

日前,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中等收入国家高级别会议”期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发组织)成功主办了一场分论坛,深入探讨工业在绿色经济转型中的核心作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等收入国家通过在工业规划中纳入气候韧性政策,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并引领全球向绿色工业体系转型。此次分论坛推动工发组织与中等收入国家的合作迈入新阶段,为全球可持续工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微信图片_20250508094629.jpg

工发组织总干事代表Fatou Haidara女士指出,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中等收入国家既是世界经济的主要贡献者,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通过实施明确一致的政策以及投资低碳、高效利用资源的生产模式,这些国家不仅能够提升产业竞争力,更将成为引领全球绿色工业转型的中坚力量。她表示:“将工业扩张与环境管理相结合,中等收入国家将开启一个共享繁荣的新时代,为子孙后代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为实现这一愿景,工发组织通过三大支柱战略支持中等收入国家的绿色转型:

1. 政策咨询与能力建设:提供定制化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

2. 技术创新与投资促进:推动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应用;

3. 示范项目推广:在菲律宾等重点国家实施低碳冷链、工业废弃物管理等试点项目。

菲律宾驻联合国常驻代表Antonio Lagdameo大使高度评价工发组织的努力:“工发组织制定的战略框架为联合国系统支持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树立了典范。这种量身定制的合作模式极具示范意义。”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菲律宾代表Marcel Silvius先生在讨论中指出,中等收入国家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包括传统生产模式转型、政策体系完善、融资机制创新等。他特别强调:“转变思维模式,将绿色转型视为发展机遇而非风险,是突破转型瓶颈的关键。”

作为成功案例,工发组织开发的生态工业园区国际框架已在12个国家落地实施。项目首席技术顾问Salil Dutt先生介绍:“该框架包含64项具体指标,为园区转型提供系统指导。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的创新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微信图片_20250508094632.jpg

生态工业园区间的知识交流是南南与三方工业合作(SSTIC)的典范。这一合作是指在联合国等多边组织支持下,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资源、技术和技能的交流。工发组织战略规划和南南合作司司长姚申洪先生进一步指出:“生态工业园区间的经验交流是南南合作的生动体现。通过促进知识共享和能力建设,我们正帮助中等收入国家成为绿色创新的引领者。”

微信图片_20250508094635.jpg

菲律宾半导体和电子工业协会主席Danilo Lachica先生分享了本土实践经验:“虽然菲律宾工业界已在逐步采用绿色技术,但中小企业转型仍需更多支持。国际经验交流对我们完善可持续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工发组织成功举办此次分论坛,不仅深化了本组织与中等收入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更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建立多方协作机制,工发组织将继续支持中等收入国家应对工业化进程中的新挑战,共同推动包容、可持续的工业发展。

来源:联合国工发组织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我的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 成员单位——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成员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介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