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合作。
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是南方各国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南方各国间思想、经验、知识、技术进步、技能和专门知识的交流,也有利于南方国家在21世纪更有效地应付全球化挑战。
发展中国家拥有不同的发展经验和专门技能,也存在类似的需求和问题。北方虽拥有技术优势,但不一定对南方都适合。尽管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科技方面取得与发达国家并起并坐的地位,但也有其优势,在解决南方大多数国家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如贫困、粮食、能源和水资源短缺、通讯能力不足,运输系统不完备、由环境恶化引起的健康问题、热带疾病蔓延等,南南21世纪科技合作大有可为。
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南非和韩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科学相对发达,进行南南合作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随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在科技领域取得更大进展,发展中国家会有更多机会进行科技合作,包括某些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发展中国家虽然在研发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这为未来南南进行更多的技术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联合国《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1991年发展中国家在研发方面的投资额仅占世界总额的2.5%,2002年已经上升到7.6%, 1991年发展中国家用于研发的资金仅为109亿美元,2002年已经上升到516亿美元,10年内增加了3.7倍。(见表8)
表8 1991-2002年发展中国家研发开支状况
(单位:百万美元)
1991 |
1996 |
2001 |
2002 |
|
发展中国家 |
10893 |
39519 |
51877 |
51616 |
非洲 |
--- |
1001 |
1217 |
1083 |
拉美 |
1265 |
9383 |
10942 |
9114 |
西亚 |
837 |
903 |
1286 |
1378 |
南亚、东亚和东南亚 |
8197 |
28232 |
38432 |
40041 |
世界 |
438092 |
575612 |
661473 |
676514 |
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总额比例(%) |
2.5% |
6.9% |
7.8% |
7.6% |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5,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nd Geneva, 2005,PP287-288.
发展中国家研发活动日益活跃,将促使21世纪南南科技合作更加活跃。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发展中国家不仅会有更多相互间的科技合作,而且也会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动并资助此类活动;科技合作将从主要由政府主导向多种成份参加的合作方向发展;形式将更趋多样化,从较单一的学习、培训向共同研究和合作开发的方向发展;在双边技术合作的基础上,会出现更多跨区域和全球规模的合作;南南科技合作可能更有计划性。
2002年10月,77国集团首次举行的关于南南科技合作会议在南南科技合作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代表团通过的《南方科学和技术宣言》和科学家们提出的《科学和技术促进和平与发展宣言》无疑对于未来南南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家们通过的宣言敦促发展中国家在2010年之前将GNP的2.5%用于教育、科学和技术领域。
2、信息合作。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信息、知识和人才成为生产函数中极为重要的内生变量,这客观上弱化了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普通劳动力、土地和资源优势,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与通信技术在贫富国家之间的不均分配造成了巨大的数字鸿沟。联合国秘书处公布的资料认为,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的“新经济”是一种“富国现象”,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获益。国际社会的经验表明,信息通信技术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对于新兴经济和发展中国家,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能成功的驾驭信息通信技术潜力的国家有望跨越基础结构建设的障碍,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经济及社会发展目标。
发达国家利用对知识和科技的垄断,保持其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将牢牢占据它们在许多高科技产业的控制和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最有希望成为新兴战略产业的信息电子、航天航空、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等部门。发达国家在尖端技术高度垄断、高新产业有限开放、优势产业充分竞争等原则性问题上不会轻易让步,并以保护知识产权和保护国家安全为由防止第三世界国家获得高科技知识。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在经济发展 “质的方面”却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信息、技术、知识差距已成为全球发展突出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的新经济依然是一种富国的现象,而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继续处在信息贫困之中和数字鸿沟的另一边。在目前的全球化进程中,最具关键意义的因素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经济中的广泛应用。而在信息、先进技术等领域内,最不发达国家明显处于劣势。据统计,世界各国对科技的投资平均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其中发达国家超过或接近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科技的投资尚不足其GDP的0.5%,撒哈拉以南非洲、拉美的这一数字为0.3%,阿拉伯国家更少仅为0.2%。 在专利方面,美国1997年向外国发明者发布的5.1万项专利发明中,总共拥有7.5亿人口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只取得47项。 在因特网方面,全球收入最高国家中的五分之一人口拥有全球GDP的86%和因特网的93%,而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口只拥有全球因特网用户的0.2%,人口500万的芬兰拥有的因特网接入线路的数目超过了整个拉丁美洲 。非洲在信息、技术方面处于更加明显的劣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2月公布的统计数字,1992年非洲只有约2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球总数的0.36%,科学出版物仅占世界总量的0.8%,在全球专利申报总数中所占的份额几乎是零 。目前,在非洲大陆,固定电话用户仅占人口总数的3%,移动电话为6.1%,而因特网上有关非洲的内容占总量的比例不到1%。当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人口中超过一半的人可以轻易上网时,接近98%的非洲人却与网络无缘。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300美元的布基纳法索为例,该国平均每1万人的电脑拥有量仅为2台。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合作可以说是其他合作的基础,信息合作不仅可以大大节约资金,提高合作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信息技术在南南合作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优势。利用和积极发展信息和网络技术服务,将发展中国家技术、产品和人才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南南信息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各种合作的桥梁,是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由之路。在21世纪,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南南信息合作因而也将面临具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南南信息合作没有得到发展中国家足够的重视,这也是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南南信息领域的合作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2000年南方首脑会议发表的《南方首脑会议宣言》和《哈瓦那行动纲领》用很多篇幅强调发展中国家信息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合作措施。2001年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的第11届15国集团首脑会议,将会议的主题定为“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潜力,促进集团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合作与交流,消除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技术差距和数字鸿沟。中国于2000年和2002年分别召开了“信息通信技术南南合作国际贸易洽谈会”和“中国----东盟信息通信技术研讨会”,受到了有关国家的热烈欢迎。2005年印度和马来西亚在信息领域合作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为南南在这方面的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印度是世界软件产业的大国,马来西亚是一个重要的半导体出口国,印度的设计技术加上马来西亚的生产技术将大大推进两国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3、人力资源合作。
尽管发展中国家早就有人才交流和培养计划,但人力资源合作的优势并没有被充分利用。随着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利用双边、地区、地区间和国际网络,培训发展中国家青年科学家,推动南南科学交流和训练,已被不少发展中国家作为南南合作的最优先的选择,南南人力资源合作明显增多。
1998年第三世界科学组织网络(Third World Network of Scientific Organizations,TWNSO),与第三世界科学院(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TWAS)和南方中心(South Center)合作出版的一本书,介绍52个发展中国家430个科学机构能力,其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发展中国家间人力资源的合作。一些国际组织和发展中国家组织,如联合国和77国集团也设立了不少基金,促进南南人力资源的开发。1964年印度就成立了技术合作中心,但近年来该中心人力资源培训活动才明显增长,仅1997年就组织了近90个培训活动。截止1998年,该中心已经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近10,000例的教育和培训奖学金,选派了500多印度专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帮助其他国家中学和高校建设。
南南人力资源合作不仅价格比在北方国家培训低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运用,而且有利于遏制发展中国家知识外流(brain-drain),加强南南科学家之间合作。1980年马来西亚成立技术合作计划部后,就将主要精力放在培训活动方面。最初,它目的在于加强与东盟国家及亚洲和南太地区的伊斯兰国家合作。此后,该部逐渐扩展活动范围,到目前为止,它与100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合作活动,将近90多个国家参加了马来西亚举办的培训班 。
在加强人力资源合作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加强了在教育方面的合作,2001年中国主持召开了九个发展中国家教育部长会议,会议“以远程教育和新的信息与传播技术促进全民教育发展”为主题,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这方面的合作。
新华社巴黎1999年6月26日电。
杰弗里·萨克斯,《一幅新的世界地图》,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0年6月24-30日。
法新社联合国2000年7月5日英文电。
《人民日报》7月11日。
引自《中国南南合作发展战略》(电子版),第二章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