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尤其是通讯技术的进步及全球化发展趋势使世界向文化同质或文化融合的方向发展。各种文化、文明、传统更多交流、交融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进步的体现。现在的问题是,超级强国利用其经济优势,借助经济全球化力量,把本身的强势文化和价值观大量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以“文化全球化”名义实现“文化霸权主义”的目的。在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霸权主义的做法可能进一步发展,从而使世界许多相对弱势的文化、文明、传统面临空前挑战,一些文化、文明、传统不得不面对着消失的命运。
多数发展中国家认为,21世纪的世界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种文化都有权利发出自己独特的光彩,全球化不是美国的牛仔文化、好莱坞文化、可口可乐文化或麦当劳文化。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地沟通对话,应该进行文明对话,并且以各自的民族特色来丰富多姿多彩的全球多元文化。出于这一目的,1997年5月,113个不结盟国家派出54个代表团,参加了在哥伦比亚城市麦德林举行的国际会议。会议文件指出:“文化多样性和人们对世界多元的看法,是人类的伟大财富。……不结盟国家要求将它们作为指导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价值观念。”文件指出,全球化面临两种不同前景。“消极全球化,意味着丧失自己的身份、社团观念、个人价值和自身文化归属感。”因此,应当发展和促进“积极全球化观念,以此作为南方国家丰富人类文化财富的唯一选择”。2000年首次南方首脑会议后,77国集团正考虑每两年主办南方文化集会、南方艺术节,推动南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明对话”的概念正式首先由伊朗提出,并经发展中国家努力,正式将2001年定为“文明对话年”并不是偶然的。
2001年“9.11事件”将“文明冲突”或“文明对话”的课题严峻地摆到了世人面前,应该说世界上这两种趋向都在发展。因此,通过文化合作,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是21世纪南南合作十分重要的课题。随着21世纪世界各种文化、文明交流、交融机会的增多,南南文化合作的重要性会更加突出。